答辩时间:2024年5月22日 8:50
答辩地点:固体所三号楼22会议室
序号 |
答辩人姓名 |
学位类别 |
导师姓名 |
学位论文题目 |
答辩委员会主席 |
答辩委员会委员 |
1 |
潘其军 |
博士 |
孟国文 陈斌 |
基于氧化铝模板的三维碳管网格及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|
李晓光 |
余彦、王成新、金一政、韩方明、胡小晔、黄竹林 |
2 |
张翔 |
博士 |
陈斌 |
三维自支撑催化电极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性能研究 |
李晓光 |
余彦、王成新、金一政、孟国文、韩方明、胡小晔 |
3 |
陈含 |
硕士 |
陈斌 |
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物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性能研究 |
李晓光 |
余彦、王成新、金一政、韩方明 |
答辩时间:2024年5月18日下午14:00
答辩地点:固体所微纳楼204会议室
序号 |
答辩人姓名 |
学位类别 |
导师姓名 |
学位论文题目 |
答辩委员会主席 |
答辩委员会委员 |
1 |
王振 |
博士 |
李越 |
硼化物陶瓷粉体可控制备与应用研究 |
周延春 |
张敏、李堃、汪国忠、张海民 |
2 |
曾盼 |
博士 |
李越 |
异质金属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光/电性能研究 |
周延春 |
汪国忠、张海民、胡小晔、黄竹林 |
3 |
杨笑微 |
硕士 |
蔡伟平 |
基于碗状结构氧化物模板的金纳米阵列及其表面特性 |
周延春 |
张敏、汪国忠、张海民 |
4 |
朱钊廷 |
硕士 |
李越 |
双曲球面超结构的非对称自组装及应用 |
周延春 |
李堃、汪国忠、张海民 |
5 |
党弦 |
硕士 |
黄竹林 |
高熵硼化物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|
周延春 |
汪国忠、张海民、李越 |
6 |
宋雄略 |
硕士 |
李越 |
激光光热驱动的金纳米阵列快速可控生长及直写图案化应用 |
周延春 |
汪国忠、张海民、张洪文 |
答辩时间:2024年5月15日 8:50
答辩地点:固体所新材料楼420会议室
序号 |
答辩人姓名 |
学位类别 |
导师姓名 |
学位论文题目 |
答辩委员会主席 |
答辩委员会委员 |
1 |
李泽阳 |
博士 |
汪国忠 |
MoS2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|
李晓光 |
余彦、耿保友、张海民、张云霞 |
2 |
刘真真 |
博士 |
张云霞 |
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直接再生研究 |
李晓光 |
余彦、耿保友、张海民、汪国忠 |
3 |
胡太平 |
博士 |
梁长浩 |
激光辐照构筑铂钌基纳米合金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|
李晓光 |
余彦、耿保友、张海民、尹华杰 |
4 |
孙典鼎 |
博士 |
张海民 |
低铂膜电极三相界面构筑及其氢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|
余彦 |
李晓光、耿保友、梁长浩、尹华杰 |
5 |
徐晖 |
博士 |
张海民 |
高效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氢性能研究 |
余彦 |
李晓光、耿保友、梁长浩、尹华杰 |
6 |
张欣源 |
博士 |
张海民 |
流动电极电容的电荷传输强化及其去离子性能研究 |
余彦 |
李晓光、耿保友、汪国忠、张云霞 |
7 |
胡靖苗 |
硕士 |
尹华杰 |
高性能非贵金属基光重整PET产氢催化剂设计制备研究 |
耿保友 |
张云霞、吴雄杰 |
8 |
苏郑权 |
硕士 |
梁长浩 |
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稳定性及性能优化研究 |
耿保友 |
张云霞、吴雄杰 |